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嘉兴市大型专业市场及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嘉兴市大型专业市场及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

2008-12-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大型专业市场及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已经五届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嘉兴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二月十三日

嘉兴市大型专业市场及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大型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是嘉兴“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为积极推进嘉兴市大型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浙发改经贸〔2004〕754号)、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的通知》(浙计经贸〔2003〕16号)、省发展改革委等十二部门《印发 <加快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浙发改经贸〔2005〕429号)、《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嘉兴市第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为嘉兴市区、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和桐乡市;规划期为2006-2010年。
  本规划所指的大型专业市场是指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和辐射面较广、年交易额一般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现代物流是指利用先进技术和物流装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是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方利润源。嘉兴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市场,专业市场是嘉兴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本规划把专业市场作为“十一五”嘉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我市发展大型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的条件分析
  (一)发展大型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具有良好的经济和产业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0.6亿元,人均GDP达到31506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前50位,五县(市)均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5位。
  商品交易市场较为发达。到2004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23个,其中亿元以上36个,商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510.2亿元,涌现了一批辐射面广、交易额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专业市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
  块状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4%,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地位不断巩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海宁皮革、桐乡和秀洲羊毛衫、秀洲丝织、平湖服装、桐乡和海盐化纤、海宁经编和家纺装饰布、嘉善木业等极具产业特色的块状经济,并且块状特色经济与专业市场、物流业之间已开始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特色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专业市场、物流业的发展;反过来,专业市场、物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专业市场上档次、上规模。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块状特色经济的发展,预示了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发展的巨大潜力。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4年,全市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9.25亿美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74家,合同利用外资2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日趋活跃,外贸依存度达到55.2%。外资的大量进入,带动了我市外贸业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大型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具有优越的区位、交通、信息条件。
  嘉兴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构成的“T”型框架的结合处和长三角区域几何中心,区位条件优越。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向我国、特别是向长三角地区的转移和以上海为龙头的大都市圈的崛起,长三角地区呈现出了经济互动发展与一体化加快推进的新势头,已成为各种优质要素的汇集带和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点地区,这为地处长三角大都市圈核心地带的嘉兴发展大型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带来极好的机遇。
  嘉兴市域初步形成了由港口、公路、铁路、水路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内外交通便捷。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沪杭铁路、320国道、01省道、01省道复线、07省道、京杭运河、杭申线航道等交通主干道构筑的嘉兴交通网主骨架网络,使嘉兴与长三角城市之间均建立了快速物流大通道。市区与所辖县(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形成了“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农村实现了乡乡、村村通公路,县乡公路等级率快速提高。内河航运是全国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航道密度达50公里/百平方公里,通航里程达1902公里,300至500吨级内河航道已连线成网。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嘉兴港是浙北唯一出海口,也是苏南、皖南等腹地物流的重要出海口和上海港、洋山港的重要配套港,到2004年,嘉兴港已拥有生产用泊位14个,年通货能力1604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2万标箱/年)。海河联运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为76.5万吨,2004年达到103.8万吨。嘉兴至上海虹桥、浦东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均在1.5小时车程以内,货物空运十分方便。多层次的交通网络,对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物流的大进大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信息基础设施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信息产业发展较快。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光缆到乡镇。基本建成电信、广电、联通等为主的信息传输网,进一步加强了数据通信能力。2004年末,全市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人44.3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59.2门,互联网络用户34.06万户。电子商务较快发展,交易方式已向多元化发展,建立了中国嘉兴、嘉兴信息超市、嘉兴科技网等综合类和专业性网站,金蚕网、中国皮革信息网、中国经编网、东方纺织网等已成为全国性的行业网站,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三)专业市场和物流已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从1988年首个专业市场建成至今,嘉兴已成为市场大市,专业市场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市场功能不断拓宽和提升。一批市场已在全国专业市场中居于龙头地位,如中国茧丝绸市场已成为全国行业产销调节及物流调度中心、价格发布和行情信息中心;海宁中国皮革城已成为全国皮革行业的信息中心,皮革交易量居全国第一,其中毛皮经营量占世界毛皮经营总量的1/4,网上皮革城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站;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和最大的羊毛衫信息中心,市场交易额占全国的1/3。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洪合羊毛衫市场、嘉兴南方丝绸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在本行业中也已具有较大影响。2001年至2004年3年间,全市市场交易额分别增长10.2%、10.3%和13.2%,我市市场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期。
  一些原有一定基础的从事传统物流业务的企业开始向现代物流拓展。如嘉兴外运公司利用原来的外贸运输仓储条件开展供应链服务;嘉兴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依托海关监管站开展现代物流业务。分离部分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业务,进一步促进企业物流合理化。大润发超市已开始承担第三方物流的角色;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已达交易总额的80%以上。随着我国加入WTO,一些外资(合资)物流企业开始进入嘉兴市场。
  (四)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的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2001年,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3年,省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安部等九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省发展改革委等十二个单位印发了《浙江省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近年来,我市也高度重视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成立了嘉兴市市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嘉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嘉兴市第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嘉兴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和《嘉兴市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为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我市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的发展已有了较好的基础,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专业市场与块状特色经济的发展之间没有形成更好的互动发展良性机制。如木业、小家电、服装、经编、标准件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没有催生具有较大规模的专业市场;丝织行业规范化专业市场发展滞后;专业市场对特色产业的提升作用不够明显,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意识弱。二是专业市场功能还比较单一,综合服务功能较弱,市场发展档次不高。从总体上看,我市专业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交易功能,但价格发布、信息发布、物流配送、产品研发等功能相对较弱。三是物流观念滞后。部分仓储、运输企业只是在原有服务范围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和延伸,而认识上仍停留在“自发”阶段;部分企业自建物流体系,依旧抱着“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四是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现代物流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嘉兴的物流基础设施数量少,技术等级低,缺乏系统性,尤其是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五是物流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和高级市场管理、物流管理人才的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发展思路、总体目标
  (一)发展思路。
  嘉兴市发展大型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充分利用显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大型专业市场为切入点,以海河联运为依托,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加快专业市场功能创新和物流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培育现代物流市场和企业,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市场、港口物流、专业市场物流和工业区物流,逐步形成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效专业市场与物流体系,为打造全省接轨上海前沿阵地、环杭州湾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城乡一体化先行之地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二)总体目标。
  大力培育和提升服务全国为主的茧丝绸、皮革、家纺经编、羊毛衫等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大型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和改造提升服务长三角为主的嘉兴南方丝绸市场、工业原材料市场、农产品交易中心、桐乡崇福皮毛等一批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服务本区域为主的嘉善商城、汽车商贸园、平湖服装等一批已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且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专业市场。以港口建设、专业市场和工业区为依托,以信息化为纽带,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发展的制度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市场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到2010年,基本形成市场服务网络体系和现代物流框架体系,物流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全市各类专业市场成交总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年交易额400亿元以上的市场1个、50亿元以上的市场6个、10亿元以上的市场15个,使我市成为国内大型专业市场强市,长三角重要的现代物流节点和浙北重要的物流中心。
  三、主要任务
  (一)大型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发展空间布局和定位。
  1.专业市场空间布局和定位。通过大型专业市场的培育、改造和提升,进一步确立中国茧丝绸、海宁皮革、濮院、洪合羊毛衫、崇福皮毛等大型专业市场在全国特色产品交易市场体系中的龙头地位,确立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型专业市场,使我市成为国内大型专业市场强市。
  (1)服务全国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全国性茧丝绸专业交易市场, 2004年市场交易额达到280亿元,已成为行业产销调节及物流调度中心、价格发布和行情信息中心。目前正在进行三期扩建,发展规划:以信息化为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强化市场网络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全国各地企业就近进入该市场全国注册仓库体系进行交易。
——海宁皮革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2004年市场成交额52.8亿元。发展规划:进行易地扩建,一期建筑面积15.6 万平方米,投资3.2亿元。以皮都园区、出口加工区和皮革特色产业为依托,按照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和营销方式创新,树立皮革城品牌形象,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国内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设以经营精品皮革服饰、裘皮、高档皮包、皮具、旅游箱包为主的大型皮革贸易、交易市场,进一步确立皮革市场在全国乃至世界皮革制品的集散中心地位。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力争达到100亿元以上。
——濮院、洪合羊毛衫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羊毛衫生产加工户5000余家,2004年市场成交额59.8亿元。现正在整改扩建,发展规划:以资本为纽带,整合濮院、洪合羊毛衫市场,统一规划、统一名称、统一管理、统一政策,提升羊毛衫市场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的外向度,确保在全国羊毛衫市场的龙头地位,努力建设成为集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于一体的世界羊毛衫信息、研发、生产、交易、集散中心。到2010年,市场年成交额达到80亿元。
——海宁家纺装饰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2004年市场成交额35.1亿元。发展规划:以国际家纺布艺基地转移为契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装饰布、窗帘、沙发布、布艺沙发、床上用品、纺织机械经营为重点,整合家纺城、被面装饰布等现有市场资源,新建家纺原辅料市场,创新市场管理体制,拓展产品展示、信息发布等功能,将市场建设成为全国性家纺产品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和信息中心。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0亿元以上。
——桐乡蚕丝品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年产各类蚕丝被3000万条,占全国产量的10%,年产真丝毯30万条。2004年桐乡茧丝绸工业总产值已超过60亿元,并荣获了“中国蚕丝被、真丝毯生产基地”称号。依托桐乡茧丝绸产业发达、茧丝绸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拥有一大批茧丝绸贸易人才的产业和人才优势,努力实施蚕茧饲养“走出去”、产成品后整理和终端产品品牌企业“引进来”,打造全国乃至世界茧丝绸科工贸中心的发展战略,规划建设集茧丝绸原料、中间体、产成品于一体的科、工、贸全方位服务的蚕丝品有形市场,确保和提升我市传统茧丝绸产业新优势。
  (2)服务长三角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
——嘉兴农产品交易中心。属区位交通支撑型市场,2004年市场成交额28.4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3600亩,整体园区开发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尽快形成商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网络展示中心,逐步发展成为立足大嘉兴、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集农产品检测、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物流配送、展示网络、餐饮、住宿、超市、商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达到50亿元。
——华东工业原材料市场。属区位交通支撑型市场,利用嘉兴独特的区位、交通、港口和特色经济优势,规划建设占地1500亩,总投资2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的工业原材料市场,分三期投资建设。一期为纺织服装原辅料、皮革皮具原辅料、印刷纸品包装原材料、五金化工塑料及电子工业原料、轻工工业原辅料、汽车零配件等专业交易中心,容纳万户经营商家,实现客户一站式采购。到2010年成为华东地区经营种类最齐全的工业原材料交易中心及货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王店•中国小家电交易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目前形成了以秀洲区王店镇为中心的小家电产品生产基地,产品涉及浴霸、换气扇、饮水机、冷暖空调扇、干手机、消毒柜、煤气灶、太阳能淋浴器、电动自行车等十几大类几十个产品系列,年产值已达10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发展规划:依托小家电产业的发展,建设集购物、展示、信息、研发、检测、仓储、物流配送及相关的旅游、休闲等产业为一体的高档次、多功能、广辐射的交易市场。规划用地1000亩,总投资16亿元。
——嘉兴南方丝绸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2004年市场成交额10亿元。发展规划:依托嘉兴纺织产业基地发展的有利形势,易地建设占地450亩、投资3亿元的嘉兴南方丝绸市场(嘉兴•中国纺织城),与周边同类市场形成错位发展格局,逐步建设成为在全国专业批发市场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以纺织原料、产品为主的现代化、开放型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亿元。
——桐乡崇福皮毛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2004年市场成交额3.3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毛皮交易专业市场。发展规划:以皮草大世界为依托,进一步改造、拓展、提升市场功能,加快建设功能设施完善的信息平台、交易平台、产业平台,逐步实现皮毛市场由原辅料商场向成品型市场的转型。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达到20亿元以上。
——海宁经编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2004年海宁经编产业产值已达58亿元,为专业市场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发展规划:以经编特色产业发展为依托,按照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企业化的要求,建设集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辅料交易中心于一体的经编专业市场。
——浙江(嘉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属区位交通支撑型市场,规划总面积500亩。发展规划:以“立足浙江、瞄准上海”为市场定位,构筑农产品检测检疫中心、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标准化加工中心,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性农副产品交易重点市场。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达到50亿元。
——平湖国际服装贸易中心。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平湖服装工业产值已达125亿元,从业人员12.8万人,2002年平湖被中国纺织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发展规划:新建占地388亩、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27.8 万平方米的平湖国际服装贸易中心,以服装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服装产业链的延伸为手段,重点发展服装辅料市场、服装成品市场,提升服装档次,促进平湖服装业的发展。
  (3)服务本区域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
——嘉兴汽车商贸园。属区位交通支撑型市场,其前身是嘉兴车城。现进行易地扩建,规划用地1380亩,总投资4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2004年市场成交额19亿元。发展规划:加快二期工程建设步伐,重点发展汽车及汽配贸易、展示销售、物流配送、维修检测、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积极开拓商务办公、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产业,逐步形成主业突出、功能先进的大型专业市场,推动嘉兴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产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达到90亿元以上。
——嘉善商城。属区位交通支撑型市场,是全国百强市场之一、浙江省区域性重点市场,2004年市场交易额36亿元。发展规划:加快功能布局调整,进一步突出市场的专业和特色,重点发展日用工业品、小商品交易;改革传统交易模式,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副食品配送体系建设,构筑区域性副食品配送中心。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力争达到50亿元以上。
——嘉善华东建材市场。属特色产业支撑型市场,2004年市场交易额5.4亿元。发展规划:以强化市场整体规划和创新市场管理体制为基础,加快市场改造和提升步伐,逐步形成以木材、胶合板交易为主,以建筑装潢材料、汽配五金、电子信息产品交易为辅的专业市场群体。到2010年,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以上。
  2.现代物流发展空间布局和定位。以港口、专业市场和工业区为依托发展现代物流,重点建设嘉兴港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嘉兴港海河直达枢纽,大力推进嘉兴城西物流基地建设;加快嘉兴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茧丝绸、皮革、羊毛衫等市场物流,扶持发展物流配送,逐步形成物流基地——市场物流、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布局合理、层次多元、规模适当、功能配套、有机衔接的现代物流空间发展格局,使嘉兴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现代物流节点和浙北重要的物流中心。
  (1)以港口为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重点建设嘉兴港物流基地。依托嘉兴港的开发建设,利用海河联运的有利条件,大力拓展嘉兴港物流服务半径,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形成包括交通运输、配送服务、加工代理、仓储管理、信息网络、营销策略等综合化功能的物流体系,使嘉兴港物流基地发展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港口物流基地。依托嘉兴港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尽快启动嘉兴港仓储物流工程,建设以集装箱中转为主的物流产业发展功能区;把乍浦港区建设成以原料进口装卸、加工、包装、分拨、产品出口装卸为主体的液体化工物流发展功能区,把独山港区建成以粮食和粮食加工制品为主的粮食物流功能区,依托港口条件和后方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木材和煤炭物流。
——加快嘉兴港海河直达枢纽建设。海河联运是嘉兴独有的优势,利用平湖黄菇塘、海盐西场线航道及白洋河航道建设嘉兴港海河直达枢纽港,以通航船闸的形式,使内河船只直接靠驳海船和沿海500--1000吨级船舶直达杭嘉湖内河。使浙北航道网与舟山、宁波、台州、温州及福建北部地区直接相连,扩大嘉兴港的辐射范围,提升港口优势。工程总投资4.6亿元,占地20公顷。
——加快嘉兴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嘉兴内河集装箱码头用地500亩,通过该码头建设,加快发展集装箱物流业务,到2010年,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35万标箱。以嘉兴陆路口岸为依托,为嘉兴经济开发区和嘉兴市域企业提供集装箱外运服务和生产资料的采购、仓储、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以嘉兴粮食批发市场为依托,建设以粮食为主体的区域性配送中心。
  (2)依托专业市场,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建设。
——嘉兴综合物流园,紧邻320国道、杭申线航道和乍嘉苏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规划用地4200亩。建设重点:以嘉兴农产品交易中心(包括蔬菜、水果、建陶、粮食、水产品)大型专业市场为依托,加快市场物流建设,使之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农产品物流中心。近期要加快完善五大市场功能,建设农产品展示中心、信息中心、车辆配载中心、仓储群、农产品加工中心、超市配送中心,积极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农产品等生活资料集散提供仓储、保鲜、冷藏、运输、信息、配送等物流服务。
——嘉兴城南物流基地,紧邻沪杭高速公路、沪杭铁路、长水塘以及规划建设的沪杭轨道交通、乍嘉湖铁路、嘉绍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的交汇处,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良好区位、交通条件。建设重点:依托王店•中国小家电交易市场,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用地1500亩,建设仓储中心、流通配送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为小家电交易市场提供中转、仓储、物资配送、零担运输、运输信息交流等服务。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为王店及长三角地区的家电、纺织、建材等企业提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配送等服务。
  (3)依托工业区,加快建设物流中心。
——加快建设嘉兴国际物流中心。“十一五”期间对嘉兴国际物流中心进行改扩建,规划建设用地1000亩,投资3.5亿元,引进国际知名跨国物流公司,着力培育本地物流中介组织,重点发展汽车配件、电子元器件和轻纺产品的仓储、配送服务,积极扩大上海口岸延伸和快速转关业务量。同时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契机,争取宁波口岸延伸扩大和快速转关业务量,形成支持嘉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际物流服务平台,构筑快速通畅的陆路和内河航运集疏体系。
——建设浙江诚晖化工有限公司PTA物流项目。项目规划用地311亩,总投资5.4亿元。建成年吞吐量为120万吨的港区,为江浙地区化纤纺织企业提供一条经济快捷的运输通道。
同时在县(市、区)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物流中心;以嘉兴出口加工区和滨海工业的发展为依托,积极开拓物流业务。
  (4)以城市和中心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市域、县(市、区)域、园区为服务半径的区域性配送型物流。一是根据区域制造业发展特点,为企业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方位物流配送服务。二是为商贸流通业提供配送服务,逐步形成从商品的订购、采购、运输、管理、销售的物流配送体系。三是发展为居民、企事业单位生活和工作服务的物流配送。四是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功能,发展为农村服务的物流配送,促进农民增收。
  (二)构筑信息平台。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大型专业市场的升级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建立满足大型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发展需求的数据交换处理中心、电子商务中心、金融结算中心等,形成服务于全市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发展的统一网络平台。
2.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加快专业市场、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通过公共专业市场、物流信息平台,将制造商、供应商及货主、用户联结起来,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全程管理,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同时,加快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与支付系统及相关的物流配送系统建设。
3.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推进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加快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加快条形码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电视监控等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三)构筑基础设施平台。
  形成以嘉兴港、公路、铁路、水运为主体的高效便捷、有机衔接的综合运输网,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能力。
1.嘉兴港建设。规划到2010年,嘉兴港全港拥有生产用泊位5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7个;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4080万吨,其中集箱装吞吐能力26万TEU。
2.高速公路建设。到2010年,建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嘉兴至上海、杭州、宁波、苏州、湖州、绍兴等周边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相连的高速公路网络。
3.干线公路建设。加快嘉兴市区到各县(市)行政中心之间的第二条城市快速干道和县(市、区)际一级公路建设步伐;建设市本级中心镇镇际快速通道。
  4.农村道路建设。以贯通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连接和方便农村居民出行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使市域内各镇、中心村基本实现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实现硬化、黑化、等级化,县城至乡镇公路达到一级公路标准。
  5.内河航道及港口建设。加快建设“五干三支二港”的高等级航道网络,使嘉兴与各县(市)港口之间、嘉兴与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形成500吨级航道网络;嘉兴内河港与上海港、嘉兴港之间形成河海联运网络体系。同时,逐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市域内河港网络体系。
  (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
  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运输、仓储、配送网络等潜在优势,以整合、改造为主线,发展壮大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化现代物流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积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国际现代物流企业,逐步形成我市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
1.改造传统运输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加快对现有公路运输企业、水运企业和对分散运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若干个以货运交易中心为依托、具有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现代运输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和发展轻型货物配送;加快建立具有铁路、航空、公路、水运多式联运能力的综合性现代运输企业。
2.改造传统仓储企业。对现有仓库、堆场设施,加快实施改造工程,完善储存、分拣、装卸、装配、条码生成、挂标刷标、集货配送等功能,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存中心提升为分销中心和增值服务中心。同时,通过吸纳运输企业、运输代理企业,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形成一批区域性的配送中心。
3.改造商贸批发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建立标准化交易平台,依托物流的发展,形成有区域性影响、专业化经营的交易中心和配送中心;扩大连锁商业服务网络;加大资产重组力度,促进同类商贸骨干企业共同建立连锁配送中心,形成规模效应。
4.改造工商企业中的物流部门。鼓励具备一定物流服务业务专长、组织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工商企业加速向现代物流领域转变,通过兼并、合作、重组、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组建独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使之在为母公司服务的同时,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5.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传统物流企业或有物流活动的企业转变观念,对业绩较好、具有发展现代物流潜力的,支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在土地征用、贷款、税费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加快物流信息基础平台的建设,制订物流发展规划、发展标准等,促使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6.加强国际物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物流企业,鼓励我市物流企业与实力雄厚的国外物流公司合作,实现与国外资金、先进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嫁接,迅速提高自身实力。
四、保障措施
加快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规范,合理引导。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完善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应把专业市场、物流发展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充分认识发展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加强宣传,进一步确立开放意识,努力形成全市上下共同支持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氛围。各专业市场要充分利用现代市场管理手段,积极拓展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档次。各工商企业要根据经济效益和规模化原则,大力发展适应本企业特点与发展需要的物流系统,或者将本企业物流需求分流给物流企业来实现。
2.完善专业市场、物流工作协调管理和服务机制。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的制订、深化、细化工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改进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嘉兴市市场建设领导小组、嘉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要经常研究专业市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出台政策措施。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制订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专项规划;统计部门要尽快研究建立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3.建立、完善专业市场和物流发展行业协会。促进专业市场、物流资源整合,协调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的合理发展。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减少市场恶性竞争,促进专业市场、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的发展。
  (二)规范专业市场与物流产业发展秩序。
  1.制订、完善并切实落实鼓励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对妨碍公平竞争、限制市场准入等影响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进行清理,研究出台包括项目审批、用地、用水、用电、融资、税费、标准化建设等内容的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发展扶持政策,形成与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政策制度体系。
2.营造良好的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发展市场环境。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进一步规范竞争秩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守信、公平的市场环境。改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理、查验通关等工作,为专业市场与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加快市场、物流资源整合。
对现有的专业市场进行排队分析,提倡强强联合、错位发展。强调发展特色市场,必要时可采取行政手段进行资源整合。采取调控措施,推动嘉兴工业、商业、运输、货代、联运、物资、仓储等行业的物流资源整合,合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开展社会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
  (四)分类指导、分级管理,促进市场和物流有序发展。
  对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及现代物流规划、建设和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1.县(市)市场物流发展规划,由嘉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论证,县(市)政府审批;南湖区、秀洲区、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市场物流发展规划,由嘉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论证,市政府审批。
2.强化专业市场与物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管理。加强对专业市场、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不同地区之间的专业市场与物流设施建设,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建设,避免资源浪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专业市场、3000万以上的物流项目须报市三产发展办公室核备。
  (五)推进专业市场、现代物流的改革和开放。
1.加快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通过引入国际知名企业,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商品采购中心、分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参与专业市场的建设、管理。鼓励市内物流企业采用多种形式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合作,推动国有商业企业、外贸企业的改造和改组。
2.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以及我省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试点省市的有利时机,加快专业市场与物流服务“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建立沟通国际的网络体系,拓展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分销渠道。加强与国际物流业的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嘉兴市物流企业与境外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引进先进的物流组织形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促进全市现代物流跨越式发展。
  (六)加强基础性工作,为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1.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专用车辆和设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广泛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和物流专用设备,积极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仓储、装卸等标准化专用设备。
2.提高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建设公共的网络信息平台,大力提高专业市场、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化水平,支持专业市场和物流企业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加快构筑嘉兴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优化供应链管理。
3.改善国际物流中心运行环境。按照《浙江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方案》的要求,推进国际物流中心与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联网,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提高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同时,要突出物流中心服务物流经营的功能,为进驻物流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方便和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
4.加快“大通关”建设,完善口岸功能。改革口岸管理体制,协调嘉兴口岸边检、海事、海关、检验检疫等查验单位,简化通关手续;整合我市货运、货代、外管、财税、银行等管理服务环节,推行“一门式服务”,形成高效畅通的通关链。推进嘉兴出口加工区、专业市场和物流、贸易、加工企业与“大通关”信息平台联网工作,实现嘉兴口岸与长三角主要口岸联网。
  (七)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鼓励嘉兴学院等院校开设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市场管理等相关专业,并在相关专业中开设市场管理、现代流通课程,提高市场管理、物流专业的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市场管理、物流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快市场管理、物流人才的引进,尽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管理、现代物流业务管理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各层次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人:专业市场

收藏:

Copyright 1998-2015 新利app盘口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京ICP备1100085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