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许应锋 崔逾瑜 杨千帆 河北日报记者 董昌 通讯员 李秋华
河北省辛集市,别称“中国皮都”,其皮革业始于殷商、盛于明清,至今保持繁荣。
制革是高耗水产业,偏偏辛集市地处滹沱河冲积扇末端,境内无地表自然河流,地表水资源贫乏,严重依赖开采地下水。辛集市是一个严重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7和1/22。
2017年,一渠“南水”款款而至,解了企业生产之渴。更令人惊喜的是,一座座绿色工厂悄然建起,高耗水企业变身节水企业,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中国皮都”愈发水润光泽。
9月1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辛集市探访。
精打细算用“南水”
废水重生变成宝
辛集皮毛名天下——辛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镇。
眼下,在辛集市中心城区,占地1100亩的辛集国际皮革城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皮革专业商场,入选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
从一楼到三楼,皮具、手套、皮衣、羊绒、裘皮等各式店铺琳琅满目。
皮革城内,“名花皮毛文化博物馆”文创旗舰店是一家网红店铺。这里既有价值不菲的非遗皮革雕刻画,也有精美别致的皮雕饰品、皮艺文创等产品,处处散发着传承数千年的辛集皮毛文化的独特魅力。
“皮革产业要发展,水万万缺不得。”辛集市梅花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威感慨,没有“南水”的到来,就没有辛集市今天的欣欣向荣。
走进梅花公司皮革生产车间,如同巨型滚筒洗衣机的转鼓设备轰鸣运转。生皮经浸水、脱脂、鞣制、染色、清洗等30多道工序,制成五颜六色、不同款式的皮毛产品。其中,一半的工序需要用水。
张威透露,皮革服饰秋冬上新,夏季是生产旺季。2017年通“南水”以前,大大小小的皮革生产企业集中在夏季赶订单,导致地下水瞬时供应量不足,机井抽不上水,设备时常停摆,生产速度放缓。用上“南水”后,水源稳定,订单不慌。
“南水”长途跋涉,珍贵无比。如何提升水效、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成为企业的新课题。
梅花公司投资3000万元,自建污水回用处理厂,每日处理生产废水约3500立方米。记者看到,清洗皮毛的黑褐色污水,经处理后变得清亮透明。这些“重生水”进入回用罐,重回生产线,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为了节水,梅花公司改造转鼓设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千帆 摄)
公司还配备了“水管家”——搭建能源与碳排放管理云平台,通过物联网嵌入式设备,每日形成水、电、气用量精细报表,给全厂设备做体检。一旦哪台设备数据异常,系统便自动报警。
张威称,通过设备改造、工艺升级,公司单位皮革制品的生产用水量减少30%至40%。
昔日“臭皮匠”,向生态皮革加快转型。辛集市将108家制革企业整合为38家规模制革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生态皮革生产基地。原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皮毛时装博览会(BEIJING FUR)永久落户辛集市,被商务部授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皮革)”。建成制革工业区,组织梅花、凌爵等12家骨干企业创建河北省皮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四川大学合作建设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平台,开发皮革蛋白纺丝材料、胶原蛋白肽、食用明胶等新产品。截至2023年底,全市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18家。
“南水”直供进厂
一年节省1000万元
澳森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大门5米外,就是石津干渠三干渠。
“南水北调来的水,就从这个取水口进入工厂。”澳森特钢副总经理李焕峰称,公司年取“南水”958万立方米。
澳森特钢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工业用水大户。
辛集市境内,石津干渠用于农业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全靠地下水,久而久之形成地下水漏斗区。2016年,辛集市被纳入河北省扩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范围,澳森特钢所在的南智丘镇赵马村,划入地下水一般限采区。
受制于水,公司发展滞缓。
2017年,辛集市喝上南水北调引来的丹江口水库水。
企业能否喝上“南水”,解决“生产之渴”?
为此,澳森特钢向河北省水利厅申请引用南水北调水作为公司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并得到批准,成为河北省第一家南水北调水直供进厂的企业。
“南水”直供澳森特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千帆 摄)
李焕峰介绍,“南水”进厂后,经水处理站沉淀、除泥后,由地表水泵站进行加压,再输送给各车间,24小时保障企业生产用水需求。
在轧钢车间,630余米长的生产线上,加热炉、粗中轧、预精轧等十多项工艺里,需要不间断的“水冷却”占到一大半。
水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用水成本是每个企业都会算的一笔账。
李焕峰称,“南水”直供后,澳森特钢将14眼自备地下水井全部关闭,每年节约地下水近1000万立方米。同时,相较过去使用的地下水,“南水”水质好,循环指数高,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可再用于生产,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公司用水量大大降低。仅用水成本这一项,一年就为公司节省1000万元。”李焕峰说。
2020年7月,澳森特钢“节水型企业”创建达标。
如今,澳森特钢加快积极转型步伐,从普通建材钢转向特钢,生产汽车用钢、冷镦钢、钢绞线、胎圈钢丝等附加值高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