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保法规>

新环保法“亮剑” 制革企业环保动作提速

新环保法“亮剑” 制革企业环保动作提速

2015-01-12

来源:中国皮革网

作者:庞鹤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生态作业是皮革生产企业自始至终都无法规避的“考题”,其发展不能与环保这条主线背道而驰。于2015年元旦起开始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被视为应对我国目前严峻环境现状的“一记重拳”,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环保“利剑”出鞘,生产污染“讨价还价”的空间被最大限度削减。同时,这也意味着皮革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环保设备的更换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

新环保法“亮剑”企业环保换挡提速

新环保法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皮革企业积极主动为生产污染“做减法”责无旁贷。河北金泉制革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景川认为,《环境保护法》和治理标准通过处罚、查封、限产停产等方式加大皮革加工企业违法成本。

赵景川称,目前他已经投入了1500万元用于建设污水净化设备,处理皮革加工过程中所排放出来的有害化学物质和污水。他说,更加严格的新环保法将淘汰一批无法符合现代生产标准的小型企业,而像他这样规模的大型工厂将最终受益。

对于大多数皮革加工业来说,一些化学物质,如鞣制过程中使用的铬和加工过程产生的硫化氢,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过去,一些小型企业往往在废水处理方面铤而走险,逃避监管,以后他们就不敢了。赵景川说。

华南城金盛发皮塑负责人江晓广对记者表示,我们工厂从2009年起就开始重视环保这一块,新环保法督促皮革业的生产更为标准化、规范化,对于我们来说是利好。

江晓广认为,皮革化工将以环保为趋势,现在很多其他工厂做出的产品单价虽然很低,但是很多环保指标不能通过。而我们工厂的环保过滤,基本上是往水性PU方向发展,没有毒气,环保无污染,也没有致癌物,可以说是有备无患。

违规生产企业不会得到“姑息”

据悉,环保部近期出台了首批新修订的《环保法》4个配套办法,涉及连续处罚、查封扣押、停产整治、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的具体内容。记者注意到,在新实施的四项细则中,“按日计罚”大大提高了皮革生产企业的“违法成本”。违法按天累计,增加1天是1万元,30天就是30万元,罚款无上限。

“这就要求排污者不能心存侥幸,表面应付,而要真正整改,达到合法排污的要求。按日计罚不受次数限制,只要违法排污不停,那么行政处罚不止。”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曹立平说。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福建省环保厅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竞拍会,有多家皮革企业参与竞购,参加排污权交易竞拍会的企业业主坦言,这意味着排污权交易已走向规范化,排污权不再是企业‘免费午餐’,若不积极治污减排,企业就将付出经济代价。

“不达标的工厂一定会被关掉。”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表示,大型企业能够较好地符合环境法规,而一些小型企业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曾在辛集市经营一家小型皮革厂的冯先生告诉记者,环境政策收紧和市场需求下滑的双重打击实在让人吃不消。2014年年初,他已经关闭了经营了八年的工厂。

谈到新环保法对企业的影响,温州一家合成革企业负责人跟记者直言,合成革企业将迎来更加严厉的转型提升考验,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淘汰掉小部分无法顺利转型的企业,这是在所难免的。但也应该看到的是,这有利于合成革产业的长远发展在理性轨道上运行。

据了解,经过几年的环保治理,海宁制革企业从38家缩减为8家,数量减少了70%以上,但规模效益凸显。辛集制革行业全面关停制革前道,随着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达标验收,在因环保不达标停产两年零6个月后,辛集市目前已有23家制革企业复工生产。

清洁作业把污染负荷削减在生产中

2015年新环保法的落地以及实施细则的出台可以说在环保治理的“棋局”迈出了精彩的一步,为能够在未来环保治理的路上肯下更多“硬骨头”奠定基础。

据了解,近日,经二次征求意见后的《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6-2013) 已正式发布。这就意味着,以往制革企业“粗放型环保”以及简单的污水处理等操作模式必须被果断摒弃,企业必须采用新技术去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

大庆市君威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制革鞣制工序采用的是植物鞣剂(又称栲胶),为环保型鞣剂,不产生含铬废物,而且鞣液重复使用,减少了新鲜水使用量,并且公司生产的皮革很少染色,染料废水的产生量少。

皮革含铬废水主要来自于铬鞣、复鞣等工序。事实上,国内外对“无铬鞣法”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较为成功的是植-铝结合揉法。记者了解到,四川联合大学研究成功的新型废铬液循环使用技术(即稀土铬鞣液循环利用技术)对降低铬污染效果明显,该技术是将铬鞣废液用于浸酸、鞣制一套工艺中,反复使用,解决了从前在使用中产生的革颜色变深变暗,粒面变粗,革身变薄等问题。

据悉,这种新型废铬液循环使用技术通过在四川、河南等制革厂中的应用表明,该工艺不仅大幅度减少废液中的铬污染,而且可节约红矾25%-35%,节约食盐7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被认为是一项少污染、高效益的清洁工艺技术。

专业人士指出,制革企业在清洁生产过程中应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实施原材料替代、废液循环利用等手段,把污染负荷削减在生产过程中,既节约了化学品和能源,又减轻了环境污染。

责任编辑人:张三

收藏:

Copyright 1998-2015 新利app盘口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京ICP备1100085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