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2008年4-9月,中国皮革协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举办了“全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评选活动始终秉承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严格按照六个程序进行,评选出了七个获奖项目,不仅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在业界引起重大反响及关注。
“节能减排环保创新是皮革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的的主线和灵魂。通过此次评选活动,推荐出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环保创新节能减排项目,树立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生态标杆企业,不仅起到了推动皮革行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作用,而且促进了行业有效地治理污染和利用资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徐永先生对评选活动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并且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对环保创新奖获奖企业的宣传,加快对环保创新奖获奖项目的推广,与行业同仁共同分享先进企业的环保创新经验。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创新奖获奖企业的宣传,在行业内树立节能减排环保创新的典型,加快对环保创新奖获奖项目的推广,与行业同仁共同分享先进企业的环保经验和,近期,记者带着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走访了首届中国“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一等奖的获奖企业——2008年,东明实业集团公司,与河北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少达先生就一些行业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
脱颖而出的秘诀——责任至上
2008年,东明从众多申请的企业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一等奖,谈及获奖的感触,谢少明总经理没有提及三年来为研究项目进行了上百次试验的艰辛,也没有说到在面临利用生产废水回用进行大生产风险时的焦虑和担忧,他强调最多的,是“责任”,是东明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发展起来要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的责任,是东明作为一个制革大企业,在行业面临环保治理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下要带个好头的责任,是在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缺失的情况下要为自主品牌企业争口气的责任,简单的两个字,却字字重于泰山,凝聚了东明人朴实的梦想和执着的奉献,也让我们看到了皮革行业人在大义面前的敢于担当。
项目实施的保障——技术为王
我们知道,制革行业的制作工艺既有它的规定性又有它的可变性,既有它的严谨性又有它的随意性。在生产过程中,哪怕使用新鲜水、一次性投料也不一定能确保产品百分之百合格,况且利用生产废水回用进行大生产,风险可想而知。创新必然伴随风险,是望而却步还是迎难而上?谢少达总经理坚定地告诉我们:“一鼓牛皮600张,价值几十万元的产品,这不只是胆量的问题,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做支持,先进的设备(仪器)做保障。东明有一个强大的后备司令部——河北省皮革研究院,这是东明公司2006年自投资近千万元成立的研究机构,到目前为止也是全国仅有的两所省级专业研究机构之一。”正是在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设施的支撑下,东明在试验过程中随时监控回用水质的质量情况,为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才成功实现了将废水变废为宝的革新。
未来发展的蓝图——扩大战果
谈及未来的发展,谢少明总经理强调,东明公司在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工作中先行了一步,摸索出了一条路子,从中也尝到了甜头,我们会扩大战果继续做下去,说到下一步在节能减排、环保治理方面的举措,其实这也是东明集团公司早已预定好了的目标,那就是第一步,要利用东明牛皮制革公司“保毛脱毛及浸灰废水和铬鞣废液循环使用”技术集成的成熟经验,将该项目推广到集团下属的羊皮制革公司(东明皮革有限公司)。第二步,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生产中“中水”的回收利用课题,进一步扩大环保治理规模,东明公司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能力解决这一疑难问题。
关于皮革行业节能减排环保创新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浸灰废水和铬鞣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的介绍:
“浸灰废水和铬鞣废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的全称是“保毛脱毛及浸灰废水和铬鞣废液循环使用工程”技术集成,该工程项目并不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而是一种物理性的处理过程。我们知道,困扰制革业最大的难题就是生产前工序浸灰膨胀过程中排出的废灰液和鞣制过程中产生的废铬鞣液,尤其是废铬液极难处理而且处理费用极高,因此,采用物理方法将废水过滤、沉淀、调节、回用,使有价值的废水不排放或减少排放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该项目历经三年时间的研究,经过上百次试验确定成型,它的技术关键也就是具体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先进的生产设备,二是相应的配套装置,三是废水监控设备(器材)。其主要特点是:简单、经济、适用、效果好,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效果非常明显。
项目的实施效果:通过实施该项目,不但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近11万吨,而且还能为公司节省生产成本(化料费、水费、电费、排污费)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