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树立体育用品“中国制造”新形象
2019/2/27 9:18:42来源:中国体育报作者:
2019/2/27 9:18:42来源:中国体育报作者:
去乡村中小学采访,常常能看到孩子拿着已经掉了胶皮的乒乓球拍打球,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款 “砂板乒乓球拍”,用新材料磨砂处理后的球拍舒适度要远强于光秃秃的木板。然而由于该产品缺少标准,不能出具鉴定报告,常被政府、学校采购挡在门外……就像人们出行要带着护照身份证一样,标准已成为体育用品行业不可或缺的通行证。
标准滞后阻碍行业发展
必须承认,我国的体育用品标准对比快速发展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处于滞后状态。一方面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体育用品仍以鞋服和简单的钢铁材质体育用具为主,很长时段时间内体育用品没有独立的标准体系,相关细分产品的标准工作由轻工、纺织、石油化工行业归口管理。由于体品行业细分门类众多,在大众创新背景下,行业新品不断涌现,滞后的标准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2015年引发关注的“问题跑道”事件,最能反映:缺少标准(标准滞后)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塑胶跑道行业经历了近两年的低谷,随着“新国标”的出台及相关宣贯工作的推进,2018年,塑胶跑道行业苏醒再出发。
长河集团赵文海在去年年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国标的实施让塑胶跑道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严格的标准和检测程序让劣币无处生存,过去“不看质量,只看价格,低价中标”的情况也不再出现,“学校和政府等主要采购部门也严格按照标准招标,没有了恶性竞争,现在大家都靠产品说话。”
“团体标准”把握行业方向
谁制定标准,谁就有了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一般来讲,国家标准的制订与修改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而对于一个新兴的产品来说,标准出台前的“空窗期”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可能导致其走偏或者是走向衰落。此时,团体标准的灵活与高效优势就能体现出来。
从“问题跑道”爆发到“新国标”实施的两年多时间里,便是“上海团标”等团体标准把握着行业前行的方向。从标准的覆盖面来看,“国标”带有普遍性意义,标准设定大多在保证使用安全的基础上,是行业的基础门槛;“团标”由行业协会或者区域性技术联盟、商会共同设立,对其成员单位有约束意义,内容要求要高于“国标”。而对于体育用品行业来说,其发展由一些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引领支撑,因此,这些企业认可的“团标”尤为重要。
推进标准期待“弯道超车”
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标委会负责体育用品的基础、管理、通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负责体育用品标准化的组织、协调。据标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秘书长罗杰介绍,标委会成立至今已经发布并实施的体育用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177项。
罗杰认为,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在市场发展方面的有效补充,能够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及时反应市场变化,其作用日益显著。2017年2月,联合会启动了团体标准化工作。2017年和2018年分别出台了“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和“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
此外,罗杰表示,为深入地了解ISO标准的领先技术和规划体系,紧跟国际标准动态,标委会近两年持续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标委会通过与ISO/TC83运动和休闲器材设施委员会和ISO/TC83/SC6休闲器材设施委员会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保持交流和合作,以对相关提案提出意见等形式推动体育用品标准化的国际合作,力争在一定范围内将符合国内产业需要的一部分体育用品国际标准转换成我国标准。(丰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