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幸福草》的热播让中国在非洲的扶贫故事受到了众人的关注。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里,中非之间的合作已实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到了2023年,中非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821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1.5%,中国连续第15年成为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中非的快速发展合作离不开众多企业家的贡献。
曾有一个小故事描述在非洲卖鞋的困难,但现在已有中国企业家不仅在非洲设立了鞋厂,还成功将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被誉为“非洲鞋王”的江西企业家张华荣,于2011年率领华坚集团进军非洲最不发达的埃塞俄比亚,成为当时该领域的开拓者。
目前,华坚集团在非洲的员工超过7000人,累计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女鞋制造商之一。
张华荣出生于山西,退伍后开始创业,1984年他成立了第一家鞋厂——青春鞋帽厂。
初始阶段,他既是老板也是销售员,努力挣钱,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
1991年9月,他成立了江西华坚鞋业有限公司。但在刚开厂时,因轻信一个所谓的“贵人”,差点让华坚面临倒闭。
出乎意料的是,张华荣在最关键时刻实现了逆转,不仅挽救了公司,还赚得了不少。
1996年,他带着100万资金到东莞发展女鞋业务,并建立了华坚鞋业。
刚到东莞时,依靠低价和高质量,华坚为多个知名女鞋品牌代工,从而积累了财富。
随着行业内价格竞争加剧,华坚鞋业为了争取订单,一度亏本经营,外债累积达到500万。
为寻找出路,张华荣回江西赣州建厂,那里的劳动力成本低于东莞,产量增加后,华坚终于扭亏为盈。
尽管公司运转顺利,张华荣仍保持着危机意识。
他考虑将工厂搬迁到国外,寻求更低的劳动力和成本。
关于选择埃塞俄比亚的原因,张华荣提到了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埃塞俄比亚不仅有丰富的牛皮和羊皮资源,原材料充足,无需担心供应问题。
其次,当地的人力成本低廉,当时普通工人月薪仅100多元人民币,现在也只有300元。
此外,从非洲向欧美出口鞋子可以享受零关税。基于这些原因,张华荣的团队决定在非洲设立工厂。
张华荣曾表示:“我们只用了100天就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一个几千人的工厂,创造了‘华坚速度’”。
2011年11月,他在埃塞俄比亚站稳脚跟,并开始在两地穿梭。
因为早期入驻,他享受了许多政策优惠,轻松获得了2000亩工厂用地。
他不断往来于当地,不仅运送原材料和机器,还招募了近1000名当地员工。
为了提高技能水平,他挑选了100名当地工人到中国进行培训,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提升技术,培训结束后,这些培训生与中国外派员工一同返回非洲。
2012年1月,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正式开始生产。
2015年,在埃塞俄比亚总理的邀请下,华坚在首都建立了中国华坚国际轻工业园。
现在,华坚集团为当地解决了7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出口量占当地鞋业总量的65%,采购出口的25%,每年有超过500万双鞋子销往全球。
自2011年以来,华坚在非洲的发展一直稳定,张华荣认为这归功于公司在海外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
将成熟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经验技术带到埃塞俄比亚,真正关心非洲员工,把他们当作人而不仅是工具,是至关重要的。
张华荣始终以真诚待人,赢得了他人的认可和信赖。
在华坚,埃塞俄比亚工厂的餐厅墙上贴着:“下班时,轻松活泼我开心。”
工厂里常能听到员工集体唱歌,张华荣也经常组织他们做集体操,增强团队荣誉感。
他经常说:“把当地人当成合作伙伴,而不仅是工人。”
有一个有趣的例子,费雷泽今年22岁,在华坚工作四年后因表现出色,被送往中国东莞总部接受培训。
培训结束后,他回到埃塞俄比亚成为一名管理者。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中文名叫广州,之前一无所知,连鞋子怎么做都不懂,中文也不会,但在中国有很多老师教我这些技能。”
现在,费雷泽的月薪足以供养全家,并有余力支持母亲,他对此感到非常满足。
当年张华荣决定在非洲建厂时,许多人都不理解他的选择,如今华坚集团的成功案例广为人知。
9月4日,张华荣和他的女儿张芸琪做客央视《对话》节目,分享了华坚在非洲的投资经历。
华坚集团的发展和国际化体现了中国企业近年来的成长和国际扩展。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非洲寻求发展机会。
中国企业从最初的赚取贸易利润到现在的大规模投资,显示了企业的进步和成熟。
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坦桑尼亚,非洲大陆到处可见中国企业的身影。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还能推动技术和品牌的升级。
国际化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