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要闻>

遇见非遗新方式,海宁有个“皮贴画镇”!

遇见非遗新方式,海宁有个“皮贴画镇”!

2024-06-07

来源:海宁微阅读

作者:

皮贴画

是海宁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块块多彩的皮革

拼接成一幅有趣的图画

广受大家喜爱

那你知道吗

在海宁这里

有个“皮贴画镇”

走进丁桥成校的皮贴画精品馆,宛如来到海宁皮贴艺术“大观园”:或挂或贴或摆在窗、墙、桌上的各类皮贴画作品,既贴出满满真情的世间百态,又透出浓浓的“乡土味”。

赋予这一块块皮革边角料生命的,正是来自丁桥的皮贴画艺人。“皮贴画艺人队伍最初不过寥寥几人,到现在创作群体已覆盖老中青各年龄段,呈现出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态势。”丁桥成校校长顾永利说道。

如今,在这群皮贴画艺人的推动下,皮贴艺术已成为当地特色,既装点了美丽乡村,又带动了农民增收。2022年以来,年均2000幅皮贴画作品走出丁桥,销往全国各地。

建队伍

厚植非遗人才沃土

海宁皮贴画,是海宁皮革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延续。它取材皮革边角料,巧用皮革的纹理和质感,采用浮雕、剪纸、磨刻等技法,通过画、剪、包、粘、贴等工序制作而成,现已成为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严格来说,丁桥并非海宁皮贴艺术的发源地,那丁桥为何选择发展皮贴艺术呢?在顾永利看来,其实是皮贴艺术选择了丁桥。

2017年左右,丁桥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当时,丁桥成校启动“潮乡旅游创业培训工程”,希望用优质教育培训为乡村振兴赋能。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丁桥的乡村景点在文化内涵上还差点意思。

“我们又发现,丁桥集中了相当多的小皮件生产企业,当时就有511家。”顾永利说,这些小皮件厂每天产生的大量皮革边角料,都是现成的制作材料,为什么不开展皮贴画制作技艺教学呢?既丰富了乡村文化,又培养了艺术人才,还孕育了文创产业。于是,在丁桥成校的推动下,丁桥开启了一条共富之路。

2019年起,丁桥成校请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宁皮贴画代表性传承人徐荣担任主讲老师,把皮贴画制作技艺作为一项技能进行开班教学,每年招收约100位农民参加“乡村旅游皮贴画创业培训”。到今年,已招收6批学员。

如何保证培训成效?丁桥成校建设教学序列,学员需要经过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研创班、传承班5个级别的学习,每个级别32课时以上。截至2023年底,已经培养了469位皮贴画制作能手、36名传承骨干,丁桥皮贴画艺人队伍愈发壮大。其中,学员朱敏凤、羊晓芳从朴实农民蜕变为“海宁市首批全民艺术普及大使”,学员计江英等获评“海宁新农匠”。

重传承

皮贴艺术融入乡村

丁桥皮贴画艺人来自乡村,又流向乡村。

丁桥成校把皮贴画制作技艺培训送进“姐妹学堂”,每年的“乡村旅游皮贴画创业培训”初级班开到学员“家门口”。“我们每年选择3到4个村社开初级班,今年实现了全镇村社全覆盖。”顾永利笑着说,眼下,丁桥已经形成了“村村都有皮贴画专业教学,村村都有皮贴画制作队伍”的美好局面。

如今,大量皮贴画制作能手破“土”而出,不少传承班毕业学员又被吸纳进皮贴画教学师资库。他们既在乡村沃土上大展身手,又浸润了乡村的艺术氛围。

他们走进文化礼堂,在海星村、民利村等二十多个文化礼堂开展皮贴画体验教学活动;他们走进社团,指导海星村等成立皮贴画社团,每月对皮贴画爱好者举办一次教学活动;他们走进组织,在丁桥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开展体验教学;他们走进学校,辅导新仓小学将皮贴画纳入学校课程,以皮贴画充实艺术教育;他们走进企业,在园区职工间掀起皮贴画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走进梁家墩景区、新仓村研学基地等开展皮贴画体验活动,作为丁桥特色研学活动,带给游客新奇的文旅体验。

这些年,丁桥皮贴画艺人队伍激活了乡村皮贴艺术,也让皮贴画作品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当你走进丁桥成校皮贴画精品馆、上农蓝莓小镇展览区、新仓农耕博物馆展示区、新仓集镇农商银行分理处展示区、行乡子民宿展示区等,浓浓的非遗气象扑面而来。

助振兴

搭建文创展销平台

说起皮贴艺术展示,不得不提到位于梁家墩景区的海宁皮贴画展览馆。

2020年,丁桥成校在梁家墩景区建立海宁皮贴画展览馆,同时成立丁桥成校皮贴画研创中心,将皮贴画作为景区的旅游文化进行重点打造,聘请徐荣为海宁皮贴画展览馆“特聘驻馆教师”。

“海宁皮贴画展览馆,不仅是梁家墩景区的重要景点,还是海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窗口,更是推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顾永利说,该展览馆的设立,带动皮贴艺术在丁桥的传承发展,形成皮贴画“体验—教学—研究—创作—销售”完整发展链。

据了解,该展览馆集参观体验、教育教学、制作研究、产品售卖为一体,年均接待游客3万人次以上。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参观、体验中发现了皮贴艺术的美,欣然为皮贴画文创产品买单。

为此,丁桥成校开展实验项目《乡村振兴创业团队培育的实践研究》,通过组建研创团队、营销团队、教学团队推动皮贴画的传承与文创发展,引领更多农民参与增收行列。

当前,研创团队以徐荣师徒领衔,推动皮贴艺术在丁桥实现工艺创新;教学团队以计江英等皮贴画制作能手为主,开展皮贴画体验教学活动;营销团队以陈海震、杜金链等皮贴画艺人为主,拓展营销渠道,带领农民销售皮贴画。

顾永利介绍,皮贴画作品作为伴手礼,在游客间很受欢迎,销量逐年增长。2022年以来,每年销量超2000幅,单幅最高售价达2705元。

在丁桥皮贴画艺人队伍的努力下,海宁皮贴画在丁桥找到了合适的土壤,开出了灿烂的共富花朵。接下来,他们将合力把丁桥镇打造成“皮贴画镇”,带领更多城乡居民走上共富之路。


本文由海宁发布微信公众号(ID:hainingfabu)采访编辑报道,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凌姝燕

编辑:戴震宁吴含嫣


责任编辑人:樊永红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新利app盘口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京ICP备1100085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