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内蒙古:发挥“信用+”激励作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内蒙古:发挥“信用+”激励作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4-05-28

来源:正北方网

作者: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诚信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商务诚信领域建设领导小组坚持开展“信用+”场景应用工作,发挥信用信息的价值,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信用+农田”,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一条政策措施》,开展参建企业信用评价,建立黑白名单,强化失信惩戒。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平台”开展信用评价,将全区860家参评企业评为四个等级,切实保护各类农牧业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信用+采购”,健全政府采购信用评价体系。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加强信用信息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共享和运用,开展对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和供应商的信用评价,累计完成评价项目3.2万个,五星好评占比98%。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和“信用中国”等网站发布严重违法失信记录,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失信专家进行清理。

“信用+纳税”,优化纳税信用等级结构。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应用国家纳税信用管理系统,通过138个指标自动计算、判定各企业得分和等级,将纳税信用级别分设5级。针对纳税信用评价高的纳税人给予提高发票用量、绿色通道等措施;对纳税信用评价低的纳税人,给予严管理涉税业务审核、严格限量供应发票、提高监督检查频次等措施,有效推动纳税信用等级结构改善,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明显提升。

“信用+建筑”,强化建筑领域分级监管。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纳入信用记录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行政许可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将信用评价等级综合得分60分以下和评价等级为“中”及以下的企业列为重点审查对象。

“信用+药品”,实施药品领域分类监管。内蒙古自治区药监局针对全区药品产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将分级分类结果引入行政许可工作中。


赶快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收藏:

分享:

Copyright 1998-2015 新利app盘口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皮革协会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京ICP备1100085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7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大厦C2座708室 邮编:100044

Baidu
map